Why to do that?



"對所有真正具有洞察的人而言,你的攝影就是你的生活紀錄" (Paul Strand)

最近思緒非常雜亂,有點找不到拍照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有種迷茫的感覺

居然也讓我害怕拿起相機 而這種感覺  好像到處存在著




自從開始拍照之後,有個念頭就一直潛伏在腦子裡

到底按下快門的理由是甚麼? 想把眼前畫面存下來的理由又是甚麼?

我想拍的 是甚麼?

攝影有千百萬種風格,市面上教攝影的書也是百百種,大多都是在教你怎麼用一定的規則去

拍出所謂的好照片,可是這類型的書卻一本都沒買過,從一開始 就是靠著直覺在進行

買的幾本攝影相關的書,也是探討心理層面的居多,或者是討論攝影的歷史,比起風景攝影

書,紀實攝影類的更具有吸引力,所以要講理論,我還真的是一竅不通。

其實一直都不太分得出來什麼是好的照片? 漂亮就是好嗎? 顏色豐富就是好嗎?

照著攝影黃金法則拍出來就是好嗎?  拍得跟明信片一樣就是好照片?

這些問題我一直不斷的在問我自己,同時也在質疑我拍出來的東西 是甚麼? 能看嗎?

我自己的作品裡是不是有屬於我的風格? 我的故事? 抑或也沒有逃脫出那些既有的框架

還是其實都是一坨大便而已

若是太過相信自己的作品 是否會太狹隘 但太在意別人的評語 是否又太世俗

做為某種程度的藝術創作者 這種懷疑的態度是不是該讓它存在著?

按下快門很簡單  動根手指就行了 遠比畫一幅畫所需要的精力輕鬆很多

但是我們沒辦法 一筆一筆勾勒出心中的景象,只能藉由外在來反映出內心

為了甚麼原因按下快門 才是一個真正值得探討的問題








沒有留言: